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转发:“新大众文艺与湖南文艺实践”座谈会暨中国文联重点课题研究报告审稿会在衡阳召开
2025年09月22日 16:17 湖南文联 点击:[]

9月20日,由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湖南省新时代文艺研究中心联合主办,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南文艺评论衡阳师院基地)、衡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湖南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共同承办的“新大众文艺与湖南文艺实践”座谈会暨中国文联重点课题研究报告审稿会在衡阳市举行,来自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省艺术研究院等单位40多名学者专家参加了会议。

会议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新大众文艺与湖南文艺实践”开幕式与座谈会,由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任美衡教授主持。开幕式上,衡阳师范学院副校长魏晓林代表学校对参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表示学校将竭诚办好此次会议,并以此为契机,深化教学和科研的改革创新,全面提升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水平。湖南省文联原党组书记、主席夏义生指出,文艺评论工作者要进一步学深悟透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筑牢文艺理论评论根基,文艺评论需破除守旧艺术观念,顺应时代发展变化调整批评话语,研究“人工智能+文艺”的实践路径与理论形态。湖南省作协副主席胡丘陵指出新大众文艺研究具备五大“课题”,即包括研究新大众文艺与“前”大众文艺的本质区别、主体界定、内容差异、评价标准与尺度、受众与传播方式的新变化的问题。衡阳市文联主席刘运仕、湖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陈群洲也参加了会议。

座谈会上,十余位专家学者结合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湖南新大众文艺创作的生动实践。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傅建安教授以周立波的乡土文学为例,阐述周立波如何将人民情怀与大众化倾向刻入湖南文学基因以及湖南新时代作家延续周立波的创作精神进行创作的情况。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晏杰雄教授分析了新大众文艺的主要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任美衡教授聚焦新文艺大众化视野下的湖南本土作家创作实践,从历史诗学、价值诗学、叙事诗学的角度阐释大众文化历史的真实性、逻辑性、丰富性,提出新大众文艺要注重主流导向与多元价值的契合,大叙事与小叙事的交融。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龚倩教授围绕湖南舞剧的创作历程、题材类型、文化内涵、艺术呈现、存在问题及启示等进行研讨。衡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赵立敏教授汇报了新大众文艺时代衡阳文艺创作的新动向,强调指出衡阳本土作家和艺术家群落的正在崛起,主题文艺创作亮点纷呈,精品文艺作品不断涌现。《文艺论坛》编辑部主任佘晔指出AI对新大众文艺产生了重大影响,但AI暂时无法替代人类自身经验的情感表达和历史意识的批判性思想。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林天泉博士汇报了对舞剧《王船山》与中华先贤的大众文艺传播实践的思考,呼吁加大对船山文化相关文艺创作的扶持,推动跨省联合创作以扩大其全国影响。湖南女子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刘琼教授分享了湖南女子学院的文艺评论建设实践,学院结合自身特色积极推进文艺评论工作,建立了网络评论工作室,同时联合红网开展专题评论,取得了积极成效。湖南省艺术研究院《艺海》编辑部谢雨副主任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创作者更要接地气,在融媒体时代实现文艺与人民的双向奔赴、深度融合。吉首大学研究生何祯提出,当下一些二创作品赋予传统故事以现代内核,打破了经典权威性并焕发出新生机。湘潭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季水河进行总结发言,他指出要进一步辨析“新大众文艺”概念,注意“新大众文艺”与“新时代的大众文艺”的区别,文艺评论要聚焦新时代背景下的大众文艺实践,文艺创作要以人民为对象,表现人民情感,实现真正的大众化。

会议第二阶段为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会暨湖南文艺评论工作会。会议由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秘书长陈善君主持。会上传达学习贯彻了全国第三次评代会精神,总结了省评协上半年相关工作,讨论了下半年工作安排、进行了比较重大的评论项目讨论报备,以及确定通报了省评协的重大工作事项。

会议第三阶段为“新时代落实党的文化领导权成效与经验研究”课题审稿会。审稿会由课题负责人、湖南省文联原党组书记、主席夏义生主持。《文艺论坛》编辑季通宙就课题整体进展做了说明,各子课题负责人汇报了初稿写作情况并反映存在的问题,专家提出了审读意见并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充分探讨。季水河教授对课题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给出了相应的修改完善对策建议。最后,夏义生进行了总结发言,对课题研究成员的努力付出表示高度肯定,对审读专家的真知灼见表示衷心感谢。


     近年来,衡阳师院文学院积极加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内涵式发展。本次会议聚焦新大众文艺与湖南文艺实践,对推进湖南新大众文艺的繁荣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同时,此次会议也使文学院增强了与省内文艺评论专家学者的沟通与互动,有助于推动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下一条:我校举办知识产权专题培训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6号邮编:421002 联系电话:0734-3456099,8484913 邮箱: kjc@hynu.edu.cn
版权:衡阳师范学院科研处备案号:湘教QS3-200505-000049 湘ICP备05003883号
本页访问次数: , 总页面访问次数: